953 | 2 | 3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阿尔都塞晚期以“偶然相遇”的方式对唯物主义作出了极具创新性的理解,这一思想转变集中体现在他对精神分析学的再判断之中。一方面,阿尔都塞对精神分析中的结构主义要素进行了批判,并从“偶然性”出发强调了精神分析的唯物主义特质。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推进了“相遇的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由精神分析所体现和催化的“偶然的唯物主义”意味着对以意识哲学为代表的同一性学说的深度反思和批判,“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观”的形成则加深了对客观现实性的聚焦和关切。总体而言,阿尔都塞基于精神分析学对“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探讨,既构成了西方当代唯物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又同时呈现出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规律性认识的局限性。
Abstract:阿尔都塞,2005年:《黑格尔的幽灵——政治哲学论文集[Ι]》,唐正东、吴静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来日方长:阿尔都塞自传》,蔡鸿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论偶然唯物主义》,吴子枫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阿图塞(阿尔都塞),1990年:《自我批评论文集》,杜章智、沈起予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戴维斯,2009年:《阿尔都塞的晚期写作》,赵文译,载《国外理论动态》第1期。
巴什拉,2016年:《火的精神分析》,杜小真、顾嘉琛译,河南大学出版社。
拉克劳、墨菲,2003年:《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卢毅,2020年:《意识形态与无意识——阿尔都塞式马克思主义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一种对话》,载《社会科学》第4期。
蒙塔格,2019年:《结构与表现难题:阿尔都塞早期的“相遇的唯物主义”》,赵文、兰丽英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墨菲,2005年:《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齐泽克,2006年:《超越话语——分析》,载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孔明安、刘振怡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王雨辰,2017年:《论阿尔都塞对决定论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及其当代效应》,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夏莹,2016年:《关于阿尔都塞的四个常识性判断的再考察》,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严泽胜,2013年:《拉康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
于斯曼主编,2015年:《法国哲学史》,冯俊、郑鸣译,商务印书馆。
Althusser,L.,1996,Writings on Psychoanalysis:Freud and Laca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Philosophy of the Encounter:Later Writings,1978-1987,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2014,Initiation à la Philosophie Pour Les Non-Philosophes,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Althusser,L.,et al.,1968,Lire le Capital,Vol.II,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Aron,R.,1970,Marxismes Imaginaires:D'une Sainte Famille à L'autre,Paris:Gallimard.
Freud,S.,2010,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New York:Basic Books.
Gillot,P.,2009,Althusser et la Psychanalyse,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Lacan,J.,1997,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Book Ⅲ:The Psychoses 1955-1956,J.-A.Miller(ed.),R.Grigg(trans.),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 & Company.
1998,The Seminar of Jacques Lacan,Book XI: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J.-A.Miller(ed.),A.Sheridan(trans.),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 & Company.
2006,Ecrits:A Selection,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 & Company.
Laclau,E.(ed.),1994,The Making of Political Identities,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Montag,W.,2013,Althusser and His Contemporaries:Philosophy's Perpetual War,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
(1)阿尔都塞同时使用过“contingence”和“aléatoire”来表述“偶然性”。(see Althusser,2006,p.167)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565.59
引用信息:
[1]付天睿.“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及其当代理论效应的批判性考察——基于阿尔都塞对精神分析学的再判断[J].哲学动态,2023(04):33-41.
基金信息: